Uploaded by wenyingwang1985英英

电视新闻 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付晓霞

advertisement
2009年5月
第28卷 第2期
中国俄语教学
РУССКИЙ ЯЗЫКВКИТАЕ
Ма
й2009
г.
Т.
28 № 2
《电视新闻》课教学方法的探讨
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
付晓霞
提要:《
电视新闻》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‚其教学流程复杂‚内容多变‚教学难度颇大。本文以外语教学法的理
论为指导‚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‚对开设《
电视新闻》课的必要性‚该课程的特点、教学目的‚以及如何上好
这门课等问题加以探讨研究。
关键词:电视新闻课、教学方法、听写、
“听述”、
“听译”、外语教育
[ 中图分类号 ] H35
[ 文献标识码 ] A
[ 文章编号 ] 1002
5510(2009)02
0044
05
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初、中、高三阶段。每个阶段的教学各具
一、《电视新闻》课的位置及其特点
“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”——— 外语教学的“ 五项全能” 训练中‚
“听”始终为先。而在听力教学各个阶段‚视听《
电视新闻》为其
特色‚设有自己的教学目标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。
1.初级阶段为转型适应期。其主要“转型”特点在于:
首先‚视听内容发生变化: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典作品、
语言教学片或影视节目的“ 规范” 中‚而是涉及到变化多端的
“最高段”。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证明‚在外语课程中 《电视新
“现实社会”‚深入到了原来所不熟悉的“专业领域”。
学习者提高外语水平‚增强言语实践能力‚扩大知识储存‚更重
快‚由大约80
110个词/分钟‚
“提速”到约110
130个词/分钟;
闻》课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。开设此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
要的是培养其创作思维‚使其获得创新性学习方法‚学会怎样
学习。
整体上看‚这门课具有以下特点:
1.课堂的教学形式是以视、听、说、译等各种言语实践活动
为主‚语言教学为辅。课程结构的基本比例为:言语实践———
70%‚语言教学—20%‚学习方法—10%。
2.教学过程是高难度的强化训练‚采用听写、“ 听述”、“ 听
译”等不同的训练形式‚力求在“有限”的时间内‚去获取“无限”
的知识和信息‚不断突破自我的“ 极限”‚实现由“ 被动记忆” 到
“主动创作”的转变。增强“能力”是这门课的主要教学目的。
3.电视新闻课的内容广博、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极强的时
效性‚涉及国内外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科学等多个领域不同
时期不断更迭的各种信息。在这个“学无止境”的课堂上‚掌握
科学的训练方法是这门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。
二、电视新闻课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方法
根据我国高等院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所定的教学目标和
要求及其电视新闻课的特点‚此课通常开设在大学本科的提高
阶段(三年级 第 二 学 期 和 四 年 级 第 一 学 期)‚总 课 时 为:
64
68
学时(32
34周 X 2小时)。按照训练难度和学习者的接受能力
44
其二‚语言教学的难度系数增加:视听材料的语速明显加
课文的生词量也相对加大‚由3%猛增到大约5%;各种“ 专业
术语”层出不穷‚每个播音员的言语风格各具特色。
其三‚学习者会经历较大的心理波动:转型中的新变化一
方面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‚“ 点燃” 起好奇求知的欲望‚同时
还会伴随着忐忑不安的紧张感‚引起不知所措的焦虑。这种心
理“落差”也是此阶段不可忽视的转型特点。
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将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设定为:
1)提高辨音能力‚适应约110
130个词/分钟的新闻语速‚
一段新闻视听3
4遍后‚正确理解60%70%的内容;
2)扩大语言知识和其它各种信息的储存;了解电视新闻语
体的语言特点;
3)掌握听写新闻的技巧‚养成正确的听写习惯;
4)心理训练目标为:建立起“ 不放弃” 的信念‚克服焦躁情
绪‚适应各种转型变化。
基本课时:
10周×2小时
教学任务:
1) 训练辨音能力和记忆力;
2) 讲解电视新闻
的语言特点;
3) 传授听写新闻的技巧‚纠正不良的听写习惯。
基本的教学形式:语言解疑–听写课文-回答问题。
教学重点:听写
教学方法:
1)排“生”法:
付晓霞
《
电视新闻》课教学方法的探讨
在教学的初级阶段‚为了适应各方面的“ 转型”‚平稳进入
新的“交际领域”‚首先需要排除语言方面的各种障碍。排“生”
法形式多样‚比如:“ 预 支” 部 分 课 文 生 词 或 关 键 词 语。用 朗
读、翻译、组词等方法进行初级强化记忆训练‚纠正出现的“ 误
(в
с
т
р
е
т
ил
с
я) сп
р
е
д
л
ем (п
р
е
д
с
е
д
а
т
е
л
ем);1
й;в1991
омг.;
5т.(пя
т
ьтыс
яч)‚也可以用其他语言符号代替:胡(锦涛)(Ху
Цз
ин
ь
т
а
о);Ericssen(Эрикс
о
н);然而‚在“ 自创” 各种速记符
号时‚有一条原则不容忽略:不能省略词尾(尤其是动词词尾)‚
读”和“误解”‚并以此缓解因生词过多而引起的畏难焦虑情绪。
以便能够借助这一“ 关键点” 正确地恢复出所替代符号的“ 全
其二‚
“注解”电视新闻语体中常见的语言特点‚例如:
貌”(性、数、格、时态等等)。
(1) 被动形动词短尾是新 闻 语 体 常 见 的 谓 语 形 态:
были
з
а
т
р
о
ну
ты (о
б
с
ужд
е
ны‚р
а
с
смо
т
р
е
ны) п
р
о
б
л
емы;
教学效果检测:
测试范围
检测项目
分值
Кр
емл
ен
а
ч
а
л
а
с
ьв
с
т
р
е
ч
аВл
а
димир
а Пу
т
ин
асг
о
с
с
е
кр
е
т
а
р
ем
语言
词汇语法、语音语调
30
思维
联想综合、推测判断
(3) 经常出现合成缩写词和音译外来词:
а
в
т
о
п
р
ома;
с
е
л
ь
-
技能
辨音能力、速记技巧
心理
适应能力、兴趣指数
(2) 固定的话语模式与词序:
Чу
т
ьб
о
л
е
еп
о
луч
а
с
ан
а
з
а
дв
США.(时间+地点)
хо
з
н
а
з
н
а
ч
е
ный;
а
в
и
а
уд
а
р;
с
п
е
цп
о
с
л
а
нник
а;
爯Ба
й
е
р爲 (Bayer );
爯Эр
ик
с
о
н
爲 (Ericssen);
爯Св
и
с
л
а
йф爲 (S wisslif e);
2)联想听写法:
在《
电视新闻》课教学的初级阶段听写是必不可少的训练
形式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逐步适应电视新闻的语速和多
变的音调‚提高其辨音能力‚同时又能恢复其“语法意识”‚纠正
“不负责任”的言语习惯。在听写训练中“ 联想” 是达到既快又
准的听写境界的重要途径。正如我国俄语教学法研究的专家
李国辰老师所指出的那样:语言猜测是正确的判断、精心观察
事物的结果。在学生视觉活动和听觉活动中如果处处借助词
典常会影响以上两种直觉的速度‚因此‚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
上下文‚根据 以 往 的 知 识 经 验 猜 测 语 言 现 象 的 内 涵 (李 国 辰
2008:
147)。在视听电视新闻的过程中“ 联想” 是多边的:语言
规则、知识储备、逻辑联系、画面情节等等都是构成“联想”的要
素。比如:
(1) 根据某个词尾‚推断整个句子的语法关系:
Былип
р
и
-
ня
тыме
р
о
п
р
ия
т
ия‚п
р
е
дл
оже
нныеРо
с
с
и
е
й.
(2) 根 据 重 音 判 断 其 词 义:
былип
р
иня
ты ме
р
о
п
р
ия
т
ия‚
п
р
е
дл
оже
нные(不是п
р
е
дл
оже
ни
е)Ро
с
с
и
е
й.
(3) 根据专有名词联想其它信息:
Брюс
с
е
л
ь(布鲁塞尔)-联
想到比利时、现欧盟委员会所在地;
Пе
н
т
а
г
о
н(五角大楼)-联想
到美国政府、美国国防部;
По
дн
е
б
е
с
н
а
я(天国)-联想到中国;
3)“简单”问题法:
所谓“简单问题” 是相对教学中高级阶段所提出的“ 扩展
性、争论性问题”而言。在教学的初级阶段‚尽可能地将所提出
的问题“局限”于视听课文的关键词语(动词)和主要信息点上
(行为的主体和客体)。采用这一教学方法‚旨在加强学习者对
生词及视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‚巩固所获得的语言知识‚同时
逐渐“输入”捕捉关键词语和重点信息的方法‚增强“ 反应” 能
力‚为其进入“提高突破”阶段做转型准备。
4)“自创”速记法:
“速记法”是在听写训练中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‚它不仅有
助于加快书写速度‚而且启发学习者的“创造”潜能。采用这一
方法需要注意的是:听写时所采用的速记符号‚完全是“ 自创”
的‚没 有 固 定 统 一 的 标 准:既 可 以 是 “ 局 部 缩 写 ”:
в
с
т
л
с
я
30
20
20
检测方法:
1)检查课后听写作业;
2)课堂提问及用关键词
语重复课文内容;
3)阶段学习感想的问卷调查;
2.第二阶段为提高突破期。其主要“突破点”在于:
第一‚经过初级阶段的视听训练‚大多数学习者对电视新
闻有了一定的“感性认识”‚基本掌握了听写电视新闻的技能技
巧和强化记忆的一些方法。在此基础上‚训练强度加大‚视听
内容的难度系数逐渐提高‚“ 交际语境” 发生变化‚由相对简单
的、熟悉的话题:出访会见、自然灾难、选举等转到国家政策、国
际事务、军事、经济、法律等相对复杂‚专业性较强的题目。
第二‚这一阶段的教学重心从“ 语言” 转到“ 言语”‚教学形
式由“笔头”(听写)转为“口头” (听述)‚教学活动逐渐由“ 被动
记忆”转向“主动创作”。转型过程中的“ 突破” 目标:提高逻辑
思维能力、综合整编能力、外语口述能力。
第三‚随着训练强度不断加大‚学生心理会产生新的负担。
训练中常有“ 似 是 而 非” 的 感 觉‚伴 着 “ 高 不 成 低 不 就” 窘 态。
“被动接受”的习惯干扰着“主动创作”的愿望。因此‚在这一训
练阶段战胜“放弃”‚突破“自我极限”具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导向
作用。
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设定为:
1)掌握捕捉关键信息的方法:语速约 110
130个词/分钟
的电视新闻‚视听3
4遍后‚能够抓住60% —70%以上的关键
信息;
2)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:能够根据扑捉到
的关键信息‚整合出转述提纲‚用外语连贯准确地叙述出60%
的视听内容;
3) 心理训练目标:排除畏难情绪‚提高学习兴趣‚增加主
动尝试的勇气‚适应提高阶段的训练节奏和强度。
基本课时:
12周×2小时。
教学任务:
1) 传授“听述”的技巧;
2)激发“ 主动参与” 的积
极性‚克服“被动接受”的惰性;
3)纠正不良的口语表述习惯。
教学形式:捕捉信息-回答问题–叙述课文。
教学重点:
“听述”训练(用外语叙述视听内容)。
教学方法:
1)“小标题”综述法;
45
2009年
中国俄语教学
“听述”训练的初期‚最常见的现象是:似乎听懂了的内容‚
但却说不出来‚或是说出来的话“ 前言不达后语”‚很难让人听
懂。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外语水平低‚不如说是综述能力差。
为了缩小 “听”与“ 说” 之间的差距‚可以尝试利用“ 小标题” 来
梳理思路、整合信息‚归纳编程。
首先‚需要进 入 “ 语 境”‚抓 住 视 听 的 “ 主 题” (Оч
емид
е
т
第2期
目张”的效果。
例1.Ро
с
с
ий
с
кийп
р
е
з
ид
е
н
тПу
т
инс
е
г
о
днян
а
чин
а
е
тб
о
-
л
ьшо
ет
у
р
н
еп
оВо
с
т
о
ку.Вп
р
о
г
р
аммеКи
т
а
й‚Индияибывша
я
с
о
в
е
т
с
к
а
яКир
г
и
з
ия.Се
йч
а
сВл
а
димирПу
т
инвПе
кин
е‚в
с
т
р
е
ч
а
е
т
с
ясухо
дящимво
т
с
т
а
в
куп
р
е
д
с
е
д
а
т
е
л
емКНР Цз
янЦз
э
-
мин
ем.Ка
кн
е
с
к
о
л
ь
к
омину
тн
а
з
а
дп
е
р
е
д
а
лиинфо
рма
ци
о
нные
р
е
ч
ь):
“出访会晤”、
“自然灾害”‚或是“ 经济危机”、“ 军事冲突”
а
г
е
н
т
с
т
в
а‚Пу
т
инп
р
и
г
л
а
с
илЦз
янЦз
эминяп
о
с
е
т
и
т
ьРо
с
с
ию.
在“锁定”的联想范围内‚按照事物间存在的普遍联系‚从捕捉
(Вл
а
димирПу
т
ин) ← н
а
чин
а
т
ь→ (т
у
р
н
еп
ов
о
с
т
о
ку)
等等‚以便根据所视听的话题建立起相应的“ 联想网”。尔后‚
到的零散、模糊的信息中“提炼”出3
4个小的话语标题‚比如:
(付晓霞 2008:
2)
←в
с
т
р
е
ч
а
т
ь
с
я → (сп
р
е
д
с
е
д
а
т
е
л
ем
Цз
янЦз
эмин
ем)
时间与地点、事件与人物、原因与结果等等。与此同时‚根据思
←п
р
и
г
л
а
с
и
т
ь→ (п
р
е
д
с
е
д
а
т
е
л
ьЦз
ян
维和动作的先后逻辑顺序:
“已知”与“新知”、论点与论据、
“ 大、
小、多、少”的排序等等‚整编出简明扼要的转述提纲。
例1.Мощн
о
ен
а
в
о
дн
е
ни
евБо
ли
в
ии.Де
с
я
т
килюд
е
йп
о
-
г
и
б
ли‚тыс
ячио
с
т
а
ли
с
ьб
е
зкрышин
а
дг
о
л
о
в
о
й.Во
д
о
йр
а
з
р
у
-
ше
ныс
о
т
ни жилыхд
омо
в.Вл
а
с
т
ис
т
р
а
ныо
б
ъя
в
илич
р
е
з
вы-
Цз
эмин
ь)→ вРо
с
с
ию
3)“必答题”转述法:
“转述”过程中常有“千头万绪‚不知从何说起”的感觉。或
抓了芝麻‚丢了西瓜‚或是顾头不顾尾。为了调整这种“ 失控”
ч
а
йн
о
еп
о
л
оже
ни
е.
状态‚不妨尝试事先从 N 多个“意想不到” 的问题中‚选出最基
Ла
-Па
с.Го
р
о
дз
ан
е
с
к
о
л
ь
к
оч
а
с
о
во
к
а
з
а
л
с
яз
а
т
о
пл
е
н.Улицы
(ч
т
о);④人物(к
т
о);⑤结果(с
к
о
л
ь
к
о);⑥原因(п
о
ч
ему);⑦ 过
нияп
о
г
и
б
либ
о
л
е
е60
т
ич
е
л
о
в
е
к.Бо
л
ьшин
с
т
в
ои
знихн
еу
с
п
е
-
的思路控制在实质问题上‚既能做到言中有物‚同时又可避免
Мощныев
о
дяныеп
о
т
о
кио
б
р
ушили
с
ьн
ас
т
о
лицуБо
ли
в
ии
п
р
е
в
р
а
т
или
с
ьвб
у
р
ныег
р
я
з
е
выеп
о
т
о
ки.Вр
е
з
ул
ь
т
а
т
ен
а
в
о
дн
е
-
ливыб
р
а
ть
с
яи
зд
омо
вимашин‚к
о
т
о
рыевс
чи
т
а
нныемину
ты
о
к
а
з
а
ли
с
ьсмытыми.Пр
е
кр
аще
н
ап
о
д
а
ч
аэ
л
е
к
т
р
ич
е
с
т
в
а.Бо
л
ь
шев
с
е
г
оп
о
с
т
р
а
д
а
либ
е
дныер
а
й
о
ныс
т
о
лицы‚г
д
етыс
ячилю-
д
е
йо
с
т
а
ли
с
ьб
е
зкр
о
в
а.Пр
ичин
ан
а
в
о
дн
е
ния — с
ил
ь
н
е
йши
ез
а
п
о
с
л
е
дни
ед
е
с
я
т
ил
е
т
ияп
р
о
ли
в
ныед
ождиишк
в
а
л
ь
ныйв
е
т
е
р.
Пр
е
з
ид
е
н
тБо
ли
в
ииХо
рхеКь
е
р
о
г
оо
б
ъя
в
илов
в
е
д
е
ниивс
т
р
а
н
е
ч
р
е
з
выч
а
йн
о
г
оп
о
л
оже
ния.(付晓霞 2008:
56)
Пл
а
ндляи
з
л
оже
ния:
(1) На
в
о
дн
е
ни
евБо
ли
в
ии(Бо
ли
в
ииЛа
-Па
со
к
а
з
а
л
с
яз
а
-
т
о
пл
е
н);
о
(2) По
с
л
е
д
с
т
в
иян
а
в
о
дн
е
ния(д
е
с
я
т
ки;
60п
о
г
и
б
ли) — с
т
ни(д
омо
вр
а
з
р
уше
ны) тыс
ячич
е
л
о
в
е
к – (б
е
зкр
о
в
а)‚Пр
е
кр
аще
н
ап
о
д
а
ч
аэ
л
е
к
т
р
ич
е
с
т
в
а;
(3) Пр
ичин
ан
а
в
о
дн
е
ния(п
р
о
ли
в
ныед
ождиишк
в
а
л
ь
ный
в
е
т
е
р);
(4) Чр
е
з
выч
а
йн
о
еп
о
л
оже
ни
е(о
б
ъя
в
и
т
ьв
в
е
д
е
ни
е...
);
2)“动词”整合法:
本的“必 答 题”:① 时 间 (к
о
г
д
а);② 地 点 (г
д
е‚куд
а);③ 事 件
程(к
а
к);⑧状态(к
а
к
о
й)。用这“ 有限” 的“ 必答题”‚将“ 转述”
漏掉信息点或跑题。
例1.关于自然灾难的“必答题”:
①时间(к
о
г
д
а)?→ ②地点(г
д
е)?→③事件(ч
т
о)?→⑤
结果(с
к
о
л
ь
к
о)?→⑥原因(п
о
ч
ему)?→⑦过程(к
а
к)→⑧状态
(к
а
к
о
й)?(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灾难‚结果怎样‚
多少人遇难‚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‚目前的状况怎样);
例2.关于选举的“必答题”:
①时间к
о
г
д
а?②地点г
д
е?③事件ч
т
о?④人物 к
т
о?⑤
结果(с
к
о
л
ь
к
о)?⑥原因(п
о
ч
ему)?⑦过程(к
а
к)?⑧状态(к
а
-
к
о
й)?(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进行什么选举‚谁参加了‚选举结
果如何‚其原因所在‚选举过程和状态);
教学效果检测:
测试范围
语言
检测项目
分值
口语表述的语音语调、语言的准确性和
30
连贯性
思维
思维的逻辑性、开放性、创新性
30
调指出:
“表达动作、状态、过程的动词是句子的中心‚一切其他
技能
语料加工能力、综述能力
20
一组的句子”(于永年 1985:
22)。“ 动词” 在话语结构中是“ 传
心理
适应能力、兴趣指数
20
法国外语教学法家戈安在阐述“ 直接教学法” 的要点时强
词类都围绕着这个中心‚要求按动作顺序编成逻辑很强的一组
递”信息的重要“载体”。通常借助“动词”可以“联想”出一段话
语中的行为主体(主语)和客体(补语)、时空状态(状语)‚从而
“整编”出一段完整的话语。因此‚在视听教学过程中‚需要对
“动词”给予特殊的关注‚在“转述”时可以借助“动词”将其它话
语成分“串联”起来‚建构出话语篇章的“纲要”‚从而获得“纲举
46
检测方法:
1)随堂口语表述测验;
2)课后专题作文;
3)学习
兴趣的问卷调查。
3.第三阶段:转换创新阶段
在这个教学阶段言语实践活动进入更高的层 面‚在 加 大
“听述”训练强度的同时打开“听译”训练的课堂。其主要特点:
付晓霞
《
电视新闻》课教学方法的探讨
其一‚
“听译”是电视新闻课特有的训练形式。“ 课堂口译
是现场口译的粗略模拟‚它的初级模式。然而‚课堂口译包含
了现场口 译 的 全 部 语 言 机 制、心 理、生 理 机 制 ”。 ( 李 国 辰
2008:
243)。无疑‚
“听译”训练与上翻译课不同‚整个教学过程
中既不传授笔译的“信达雅”标准‚也不进行同声传译的“共鸣”
技能训练‚而是以培养学习者的“ 编译” 能力为主要目的。“ 听
译”不“追求”逐词逐句的等量翻译。而只要求:一段电视新闻‚
例1.Ка
квып
о
няли‚Ол
ь
г
а‚ч
т
оп
о
с
л
е
днийд
е
н
ьв
и
з
и
т
а
Вл
а
димир
аПу
т
ин
авБе
л
ь
г
июр
а
з
д
е
л
е
нк
а
кбын
ад
в
еч
а
с
т
и:
п
е
р
в
а
яио
с
н
о
в
н
а
я— э
т
о‚н
е
с
омн
е
нн
о‚в
о
с
ьмо
йп
ос
ч
е
т
ус
амми
т
爯Ро
с
с
ияиЕв
р
о
п
е
й
с
кийс
оюз
爲.ИБе
л
ь
г
ияк
а
кч
а
с
т
ьэ
т
о
г
оСою-
з
ап
о
с
л
е
дни
еп
о
л
г
о
д
ап
р
е
д
с
е
д
а
т
е
л
ь
с
т
в
у
е
твЕС‚п
о
э
т
омуБрюс
с
е
л
ьс
е
йч
а
свэ
т
иднио
дн
о
в
р
еме
нн
оис
т
о
лиц
аКо
р
о
л
е
в
с
т
в
аБе
л
ь
г
ии‚ис
т
о
лиц
аНАТО‚ис
т
о
лиц
аЕв
р
о
п
е
й
с
к
о
г
оСоюз
а.Ка
к
在视听3
4遍后‚用本民族语言连贯地概括出其主要内容。
с
к
а
з
а
лн
амо
дини
зчл
е
н
о
вр
о
с
с
ий
с
к
о
йд
е
л
е
г
а
цииещеп
е
р
е
дн
а
-
思维的“切换”。在这个转换过程中‚由于言语实践的“程序” 更
ме
нн
оит
яже
лыйди
а
л
о
гсЕв
р
о
п
о
й爲.Сл
е
ду
е
то
тме
т
и
т
ь‚ч
т
о
其二‚
“听译”与其说是两种语言的“ 转码”‚不如说是两种
加复杂‚难免引起思维“错位”和语言“混码”的现象。因此增强
双语“编程”能力‚成为这一阶段强化训练的重点。
ч
а
л
омс
амми
т
а:爯Пр
е
д
в
ижуо
т
крытый‚ч
е
с
т
ный‚н
оо
дн
о
в
р
е
ди
а
л
о
гэ
т
о
тс
ов
р
еме
нп
е
р
выхс
амми
т
о
в爯Ро
с
с
ияиЕС爲н
е
с
к
о
-
л
ь
к
ои
зме
нил
с
я.Нашас
т
р
а
н
ат
е
п
е
р
ьвыс
т
уп
а
е
тз
д
е
с
ьвк
а
ч
е
с
т
-
其三‚
“听译”训练是“听”与“ 译” 并行、相互促进的教学过
в
еп
р
а
к
т
ич
е
с
кир
а
в
н
о
г
оп
а
р
т
н
ё
р
асе
в
р
о
п
е
й
с
кимис
т
р
а
н
ами‚ан
е
外语思维及表述能力的同时提高用本民族语言“ 编译” 外语新
т
у
а
цияс
л
ожил
а
с
ьт
а
к‚ч
т
ос
е
йч
а
свРо
с
с
ии‚ч
т
оужес
е
йч
а
с
程。因此 “听译”与“ 听述” 训练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‚在增强
闻的水平。
вк
а
ч
е
с
т
в
еп
р
о
с
и
т
е
ля‚к
а
кэ
т
обыл
ор
а
н
ьше.Эк
о
н
омич
е
с
к
а
яс
и
мы‚о
пя
т
ьп
о
в
т
о
рюс
ь‚п
р
а
к
т
ич
е
с
кир
а
в
ныеп
а
р
т
н
ё
ры.(付晓霞
根据上述 特 点‚这 个 阶 段 所 设 定 的 教 学 目 标 是 “ 两 项 全
2008:
204
205)
1)“听述” 水平提高到:语速约110
130个词/分钟的电视
盟峰会。俄罗斯代表团的一位官员认为:这将是公开坦诚‚然
能”:
新闻‚视听3
4遍后‚能够用外语清楚准确地叙述出70% 的内
容;
2)“听译” 水平达到:语速约110
130个词/分钟的电视新
闻‚视听3
4遍后‚用中文编译出80% 以上的内容;
3)初步掌握 “同声传译”的技能技巧。
普京在比利时访问的最后一天‚参加了第八届俄罗斯-欧
而非常艰难的峰会。值得注意的是‚在这次峰会上对话形式发
生了某种改变。因为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况使其成为欧洲国
家的平等伙伴‚而不再是求援者了。
3)双管齐下法:
为了实现“听得懂‚说得出‚译得准”的阶段教学目标‚需要
教学任务:
1)传授“听译” 电视新闻的技能;
2)强化外语思
将“听、说、译”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。加大“听述”训练强度‚
教学时间:
12周×2小时
法来巩固初步形成的外语思维习惯。同时“ 双语互译” 训练要
维的习惯;
3)俄汉双语互译训练。
教学形式:
“听述”—专题口语表述—俄汉互译
教学重点:外语表述、俄汉互译
教学方法:
1)外语“编程”法:
“听译”是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‚从“ 听” 到“ 译” 需要经
用外语对视听内容提问题、回答“ 扩展性” 问题、专题讨论等方
齐头并进‚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转化思维编程及整合加工
外语语料的技能技巧‚逐渐达到自然从容、有条不紊地“ 听译”
境界。
教学效果检测:
测试范围
检测项目
过:接收、解码、整合、编码、输出一连串的“加工”程序。在这个
分值
过程中用什么语言进行思维活动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。在
语言
翻译的准确性、表达的连贯性
“听译”电视新闻过程中‚学生很容易受母语干扰‚“ 情不自禁”
30
思维
思维转换方式、反应灵敏度
30
的瞬间‚不仅可能延误接收信息的时间‚而且还会破坏了思维
技能
语料加工能力、重新编码的技能
20
心理
适应能力、兴趣指数
20
地用汉语“记录”所收到的信息。然而‚正是在这个“思维转换”
的连贯性‚造成“一步跟不上‚步步跟不上”的后果。因此‚建议
在“听译” 训 练 过 程 中‚一 定 坚 持 用 外 语 完 成 主 要 的 “ 思 维 编
程”:接收、解码、整合‚而后再切换到“ 母语程序” 上‚用本民族
语言“编译”收到的外语信息。
2)去伪存真法:
在视听电视新闻的过程中‚尤其是“ 现场直播”‚经常会出
检测方法:
1)扩展性问题对答及专题口语表述;
2)课堂电
视新闻听译测验;
3)自学能力的问卷调查。
三、教学效果的验证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
现某些偏离主题的情况。在“ 听译” 这种新闻时‚需要采用“ 去
伪存真”的方法‚对视听的内容进行“ 排水加工”。抓住事件主
线‚只编译其中关键的信息和最“ 实质” 问题‚对其他与主题无
关的内容可以忽略不译。
上述电视新闻课的教学方法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和
具体的教学效果测评收到以下反馈:
1.全国俄语八级水平测试听力平均成绩对比:
47
2009年
中国俄语教学
2003
全国
二外
20
∙8
23
2
∙2
2004
21
∙4
24
∙2
2
∙8
2005
14
∙8
14
∙8
0
2.学习能力自评的问卷调查:
2006
19
∙2
2007
17
∙36
23
∙7 20
4
∙5
2
∙34
2008
18
∙2
19
∙9
1
∙7
第2期
要目标‚同时也为我们找到更科学的检验教学质量的评定标
准。十年前 《学习的革命》一书引发出 一 场“ 未 来 教 育” 的 论
辩。“全世界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:学校应该教什么?在我们
看来‚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: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。
”
(珍妮特.沃斯‚戈登.德莱顿 1998:
73)
今天‚我们再度“重温” 这场教育思辨‚发现我国俄语教学
与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这样一场深刻的“学习的革命”‚以促使俄
语教学法研究有所变化‚比如:
1)打破学科界限‚开展外语教学法研究与其他“边缘学科”
之间的“对话”。不仅向我国俄语教学法研究专家学习‚还需要
向其他国家、其他语种的教学法研究者取经。既要掌握教 育
学、语言学、心理学的基础理论‚又要钻研外语教育的专业教学
法。
2)在思想上‚重视俄语教学法研究‚增强教师们“ 学 会 学
这些测评结果向我们证明: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
习”的意识。在形式上‚广泛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俄语教学法
量的重要保证。同时再次引出一连串发人深思的问题:在外语
研讨活动‚认真总结教学经验‚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、切实可行
教育现代化的今天‚什么样的教学法能够始终“与时俱进”?目
的俄语教学方法‚开辟俄语教学与研究的新路。
前我国俄语教学法研究存在哪些问题?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深
化俄语教学与研究?
今天‚外语教育的飞速发展‚语言学研究不断深入‚教学法
3)习得“ 教学艺术”‚感受“ 教育之美”。把外语教育当作
“艺术创作”的过程‚学着发现其中的“ 动人之处”‚寻求教与学
的“和谐”艺术‚以获得教书育人的享受。
研究发生很大的变化。“语言学研究打破了原有的三个理论框
就此停笔‚却意犹未尽。毕竟从外 语 教 学 研 究 的 角 度 来
架‚即打破了把语言看作纯一系统的框架‚打破了把语言看作
看‚此文中的一些“经验”还有待上升到“ 理论”。为此‚渴望与
是一种自足、封闭系统的框架‚打破了把语言学看作是从音位
同行同事们在这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交流。
到句子的层级系统的框架” (戚雨村 1997:
2)。各种外语教育
理论层出不穷:认知语言学、外语心理学、教育语言学、应用语
言学、语用学、篇章语言学、言语交际学等等“百家争鸣”。各种
外语教学法“百花齐放”‚语法翻译法、直接法、视听法、认知法、
功能交际法等等不断推陈出新。在这个“ 争鸣” 与“ 齐放” 的时
代几乎找不到“单纯”的语言学研究领域‚也没有哪种教学法始
终“独领风骚”。“争鸣”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思路不断拓宽。“ 齐
放”时各种教学法相互渗透‚相互促进‚产生出新的适合外语教
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学法。在这个不断变化‚无限扩展的教学与
研究空间‚每个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“个人的局限性”。
感受时代的变化‚让我们意识到‚当前我国俄语教学法研
究现状“不容乐观”。在全国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中‚教学法研
究几乎成为“被遗忘的角落”‚研究俄语教学法的专家大多“ 门
庭冷落”‚关于俄语教学法的理论文章和专著寥寥无几‚俄语教
学法的研讨经常是“无人喝彩”。今天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
一种习以为常的“偏差”:一些老师多年从教‚凭经验上课‚从未
认真地研究过外语教学法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也未曾加以思考
和总结。很多学生数年“寒窗苦读”‚获取知识‚通过考试‚取得
文凭。但是始终没能找到打开“知识宝库”的钥匙‚没有学会学
习。虽然这种“偏差”暂时没有影响学生的“个人成绩”‚但是却
潜伏着广泛的“学盲”危机。
“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‚而是不会学习的人”。这句
话精辟论断了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‚再次向我们发出“重视
教学法研究”的呼声。“学会学习”成为我们未来教学工作的主
48
参考文献
[1] 程棠‚《
对外汉语教学目的、原则、方法》[ M ] ‚北京‚北
京语言大学出版社‚
2008.
[2] 付晓霞‚《
俄罗斯电视新闻视听教程》[ M ] ‚北京‚外语
教学与研究出版社‚
2008.
[3] 顾鸿飞‚我国高校俄语口译质量评估标准 [ J ] ‚《中国
俄语教学》‚
2008年第4期‚
48
51页。
[4] 李国辰‚《
俄语教学法研究》[ M ] ‚北京‚人民教育出版
社‚
2007.
[5] 史铁强‚测 试 对 教 学 的 导 向 作 用 [ J ] ‚《中 国 俄 语 教
学》‚
2008年第2期‚
24
29页。
[6] 应云天‚《
外语教学法》(新本) [ M ] ‚北京‚高等教育出
版社‚
1997.
[7] 于永年‚《
俄语教学法》[ M ] ‚上海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
社‚
1985.
[8] 珍妮特 ·沃斯、戈登 ·德莱顿‚《学习的革命》[ M ] ‚上
海‚上海三联书店‚
1998.
收稿日期:2008—10—16;
本刊修订稿‚
2009—02—26
通讯地址:10002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
(责任编辑
杜桂枝)
Download